资讯 国产翻拍电影成“重灾区” 如何评价这股热潮?
首页 资讯 新闻资讯 国产翻拍电影成“重灾区” 如何评价这股热潮?

国产翻拍电影成“重灾区” 如何评价这股热潮?

正在上映的港片《谈判专家》改编自1998年的经典美片《王牌对王牌》,该片“照搬”了原作中长达一个多小时的精彩内容,也因此赢得了7.4的高分和超过一亿元的票房。



值得一提的是,《谈判专家》并非特例,2024年领跑年度票房榜的电影《热辣滚烫》同样是一部翻拍之作。近年来中国院线可谓是“世界之窗”,各国许多故事被改编在了中国这片土地上。以2023年为例,国内翻拍电影的影片数量、来源地多样性以及票房都达到了历史之最。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审视与评价这股翻拍热潮?《今日影评》本期节目邀请编剧宋方金与我们共同探讨。



“炒冷饭”,观众也喜爱?


据近六年国内翻拍电影的不完全统计,最受观众青睐的翻拍原产地是日韩地区,最受观众喜爱的翻拍题材则是悬疑和爱情。那么,为什么大家如此热衷于翻拍这件事情呢?



随着电影创作的节奏越来越快,成功的翻拍范例证明翻拍已经取得成功的影片是相对快速的。并且被翻拍的影片群众基础稳固,票房潜力巨大,它们就像是后视镜可以为翻拍电影探清路况,因此,电影创作者越来越热衷于翻拍作品。


宋方金比喻说:“电影市场依赖于翻拍是特别令人遗憾的现象,太多的翻拍容易使创作者丢失原创力。这就像种地一样,一味地用化肥催熟农作物,会导致土地板结。”


翻拍片,成为国产电影的重灾区?


随着国产电影翻拍占比越来越大,不少观众对于翻拍作品的呈现效果提出了质疑,有观众这样评价:“愤怒的点是有时间花钱营销,但是没时间用心写剧本。”“任何翻拍电影我都不看,内容一样就算了,名字都一样,还不标明出处,和抄袭没什么区别了。”国产电影已经成为了翻拍影片的重灾区。



翻拍不是原罪,宋方金认为一个良好的电影市场应该存在百分之十左右的翻拍作品,其余百分之九十分别是是戏剧、小说、漫画以及新闻事件等改编作品(占比60%)和原创电影(占比30%)。“亦步亦趋式的翻拍和丢失了自己文化属性的翻拍是引发观众愤怒的重要原因。“宋方金总结说。



一方面,目前国内市场的翻拍作品更像是一种亦步亦趋式的“摆拍”,无论是镜头、台词还是构图都与原片几乎一致,比如,《谈判专家》中的部分镜头和《王牌对王牌》一模一样。



另一方面,国外原版影片中呈现的文化属性、人物关系和地区特色在翻拍过程中没有得到本土化的改编,比如,春节档的热门影片《热辣滚烫》对原版作品中内在的文化属性并没有进行合理的改编;影片《小小的愿望》照搬韩国毕业生的生活状态,导致很难与中国年轻人共情······其中,宋方金特别提到电影《忠犬八公》的翻拍:“根据我的判断,《忠犬八公》这部电影的版权方对影片中表现文化特色的内容的翻拍要求比较强硬,创作者很难做到本土化创作,人和狗的故事在中国随处可见,我们需要的是中国式的故事,而不是试图将国外的文化属性照搬到国内电影市场。”



陈思诚VS,翻拍导演哪家强?


提到翻拍电影,就不得不提陈思诚包贝尔二位导演。近年来,导演陈思成凭借翻拍作品赢得观众青睐,而包贝尔翻拍的五部电影却均平淡无味。甚至有媒体称“国产电影翻拍成风,为什么他们成不了陈思诚?”



对此,宋方金回答说:“翻拍一定要把握住两个点,首先要有改编的手段,其次就是要有有原创意识。以此为标准,包贝尔主导的《阳光姐妹淘》《动物园里有什么?》等翻拍作品都是比较失败的,他的作品不是创作,而是照原样描绘,消费原有的电影的价值。”



相比之下,陈思诚更喜欢抓住原有电影的精华部分并在此基础上联系社会热点,注入议题与情绪,创作出一个全新的作品。比如,影片《消失的她》保留了原版中核心的人物关系、鲜明的人物性格和复仇的爽感,在此框架之下将故事的发生地改编到泰国,既兼容并包,又流露出文化的异质感。



翻拍作品就像是一场耕种,导演把原版电影的种子种到地下,要用原创的养分浇灌,这样作品才能五谷蕃熟,穰穰满家。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
葛优疯了,王俊凯变了,顾长卫的《刺猬》太狂了!
下一篇
39岁鲁妮·玛拉高龄拼二胎!与菲尼克斯未婚育二子

评论

评论已关闭